1947年,中国大地上正进行着一场惊天动地的大博弈——“千里跃进大别山”,这是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关键转折。一支部队要拖着几十门沉重的美制榴弹炮,跨越泥泞漫长的黄泛区,强攻碉堡林立的重镇聊城,面对数倍于己的围堵还要被迫把心爱的家伙全都丢在汝河岸边。这到底是什么样的考验?这样的选择又意味着什么?到底是胜利来得可贵,还是牺牲太过心酸?文章后面,我们一起探寻这支炮兵团的壮丽征程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纠葛和选择,你还敢相信战争只是数字的堆积吗?
有人说:“战争就是硬碰硬的肉搏”,有人却认为:制胜关键在于技术装备。刚进入1947年,解放战争失去沉闷走向高峰。两种思路在炮兵团里激烈碰撞:刚打完聊城大捷,有人欢呼靠着“美制大炮让国军打得抱头鼠窜”,另一拨却担忧:没几门能修会用的,真能指望靠这些美式家伙逆转战局?而面对即将到来的千里大迁徙,拖着一大堆笨重火炮过黄河,究竟是力量增长还是拖累?刚组建的榴弹炮兵团就成了这场技术与血性的矛盾缩影,而这台“大杀器”究竟是天降神兵,还是烫手山芋?谜底刚刚揭开一角。
故事要回到炮兵团还未成型那几年。解放军起初只配有老掉牙的迫击炮,对上国民党现代化美械师,常常像泥鳅撞上钢丝网——冲不破。到了1947年春天,聊城一战改变了命运,正是那场战役,让他们连人带炮“端”下整支美械旅,缴获的大炮让晋冀鲁豫野战军一下子成了“重装备户”。俘虏过来的炮兵还得赶紧培训转化,光能打炮还不够,还得适应新领导、学政治课、干重活。不仅武器新,人才也飞速补充——军大的炮兵科,成了后来中国炮兵的“黄埔军校”。
老百姓看了新式火炮进村,个个新奇:“这家伙能把碉堡打开花!”可有老兵私下嘀咕:“大炮吃油还得拖,遇上烂泥地,连牛都喘得直打摆子。”可见,新装备是把双刃剑,解决了实力差距,也带来运作难题。
聊城一战后,表面看炮兵威名远扬,部队气势如虹,可路上问题频出。大炮是好,可遇到“黄泛区”泥泞地,拉炮比拉家常还难,十步一跤,半夜还要轮流推车。有时牛累倒了,战士得脱鞋下河自己扛。许多炮兵骨干是新手,打仗尚可,行军中经常出现掉队,小炮配件撒落一地。
反对声音逐渐大起来:有人抱怨,“每一步都像搬家,平时还看不到火炮有啥威力”;还有军中前辈劝导:“炮兵是金疙瘩,到了泥沼就是烙铁。”这时士气低落,不少人开始怀疑:拖着这些重炮到底是前进助力,还是慢性自缚?而一旦遭遇大范围包围,炮兵能否为了大局决断,牺牲自己来成全胜利?这一切成了压在指挥员心头的大石头。
正如历史总爱给人开玩笑。汝河一战,局面急转直下。刘伯承一句“狭路相逢勇者胜”尽显危局:面对国民党铁桶合围,炮兵团不得不面临“割爱断臂”的选择。团长张量当机立断,带头动员,亲自下令让战士离别心爱的大炮。“炮是宝,可这回若贪恋它,咱们全军都得交代!”部队里上演一场既伤感又壮烈的告别。有的人陪着大炮留了手令;有人偷偷撕下炮体碎片留念。等全团安全突围,再回头望去,炮阵早被敌人踏成铁壳废墟。
之前高喊“装备制胜”的,看到生死关头的决断,才觉得人的意志才是最硬的“火力”。许多指挥员那时候明白,装备可以再造,人却不能再来。这一刻,全团上下用血泪告别心爱的“重火力”,留给后来人一个沉重背影。
表面部队脱离险境,一切好像烟消云散。可胜利背后,新的麻烦陆续涌现。大炮没了,装备残缺,对敌火力也削弱。官兵心里空落落的,甚至一度怀疑,“失去炮兵,还怎么顶住下一场硬仗?”指挥部前期制定的连环攻坚计划被迫搁置,战役部署大缩水。新到兵员摸不着头绪,连部队的作战信心也跌到谷底。
而国民党方面则趁机大肆宣传:“解放军丢掉武器,一路溃败。”地方亲历百姓一度人心浮动,担心是不是“天要变”。各个战区的解放军指挥员也意见分歧,有建议“快速重建炮团”,有坚守“先保存有生力量”。短短几天,争论几乎升级到大吵大闹。一时间,阵地仿佛失去主心骨,前进的步伐也慢了下来。是重拾装备继续加强,还是靠意志力硬拼?答案比大炮还沉重。
前面夸了半天什么“钢铁炮兵团”,咱们也得换个角度想想。这些“新式”火炮号称能摧堡拆墙,可真到了关键时,他居然成了拖油瓶?难不成装备都是为敌军“捡便宜”准备的?你说团队协作重要吧,一到关头就是“泡汤式合作”,有炮的没炮心疼,有炮心疼得走不了。所谓牺牲奉献,好听是大局为重,难听点是不是“用人就像用柴火,烧干就扔”?
谈什么“伟大转折”,如果没有后面那些掉队、失落、相互埋怨,这荣耀是不是有点虚?军队明明可以走捷径,偏偏要拖着大炮报废再重来,浪费时间不说,人心士气一轮三折。到底放下装备是对还是错,是壮士断腕还是意气用事?正方当然会说“战略需要”,可站在炮兵兄弟那边,仿佛一切理由都建立在他们的放弃之上。战争真不只是一面旗帜那么简单。
看到这里,你觉得这个炮兵团“壮烈丢炮”究竟是战略英明,还是无奈下的狠心妥协?如果当年不是“抛弃大炮跑路”,解放军能不能在大别山那一战彻底翻盘?又或者,如果少一些仓皇和混乱,是否有更圆满的办法得到胜利?你是支持“为了全军牺牲局部”,还是觉得应该“想尽办法保住装备”?炮兵丢炮,谁是真赢家?快留言说说,你的看法又是哪一种?
配资炒股平台官方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