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过后,暑热蒸腾,不少高血压患者发现:头晕头痛频繁发作,晨起时脑袋昏沉如裹湿布,情绪稍激动就面红耳赤、心慌难静,甚至夜间失眠多梦 ——这正是夏季血压 “不安分” 的信号!
中医认为,夏季血压波动多与 “阳亢于上、湿热内蕴” 相关。此时自然界阳气最盛,人体气血趋向体表,若本身肝肾阴虚,或过食辛辣、贪凉饮冷,易致肝火随暑气上冲,出现 “上实下虚” 之象;加之暑湿困脾,痰浊内生,更会加重血压升高、头晕目眩等症。
夏季调血压,重在平肝潜阳、清热化湿。今天,邀请到三甲名医王清海主任为大家分享一款夏季降压小方子——清暑降压饮,帮你安稳度夏。
清暑降压饮
成分:
天麻、钩藤(后下)、夏枯草、决明子、茯苓、泽泻、荷叶、生甘草。
展开剩余71%功效:
天麻 + 钩藤:平肝息风的黄金组合,专克肝阳上亢引起的头晕目眩、急躁易怒,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可调节血管张力,平稳降压。
夏枯草 + 决明子:清泻肝火的 “灭火器”,夏枯草善清肝胆郁火,决明子润肠通便助肝火下泄,缓解面红目赤、口苦便秘。
茯苓 + 泽泻 + 荷叶:祛湿,茯苓健脾渗湿,泽泻利水泄浊,荷叶升清降浊,三药合用驱散暑湿痰浊,改善头重如裹、舌苔厚腻。
生甘草:调和诸药,缓急止痛,防止苦寒药物伤胃。
适用人群特征:
1️⃣夏季血压易随情绪波动,高压≥140mmHg、低压≥90mmHg;
2️⃣常感头晕头胀、面红耳赤、急躁易怒;
3️⃣伴有口苦口臭、大便干结、舌苔黄腻。
▲图片与案例无关,仅供参考
门诊案例分享:
48 岁的王先生,高血压病史 3 年,夏季贪凉常喝冰啤酒、吃麻辣小龙虾。有一日因开会情绪激动,突然出现眩晕欲仆、头痛如裂,测血压 165/105mmHg,伴口苦、便秘、舌红苔黄。
辨证为 “肝阳上亢兼暑湿内蕴”,予清暑降压饮加味(加菊花 10g、牛膝 12g)。
服药 1 剂后,头痛减轻,大便通畅;连服 3 剂,血压降至 135/85mmHg,眩晕消失;续服 5 剂巩固,配合饮食调理(忌辛辣、少冰饮),整个夏季血压稳定。(每个人体质不同,中医辨证施治讲究一人一方,须在医生辨证后加减配伍。)
夏季护心脑,3 个细节要牢记
1️⃣忌猛吹空调:室内外温差≤5℃,避免血管骤冷骤缩;
2️⃣控温饮冷:冰饮需少量,可饮荷叶茶、绿豆汤替代解暑;
3️⃣午间小憩:11:00-13:00 静卧 15 分钟,缓解血压峰值。
特别提醒:高血压属慢性病,中医讲究辨证施治。若出现持续性头晕、胸闷胸痛,或血压≥180/110mmHg,需立即就医,切勿仅依赖食疗方!此方需在中医师指导下根据体质加减,脾胃虚寒者(易腹泻、怕冷)慎用。
发布于:广东省配资炒股平台官方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