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春天让中国的消费品牌嗅到了春天的味道。三月份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消费”被反复提到了32次,创造了有史以来的最高记录!这绝不是巧合,而是国家的最高层基于整体大环境审视后,为中国经济的2025年吹响了一次嘹亮的号角:提振消费,驱动产业结构转型,让经济动起来,让社会火起来!
当然提振消费不是简单的一句口号,从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了非常清晰具体的政策方向和实施路径,具体措施可以归纳为三个层面:
解决收入提升—完善工资增长机制、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发放育儿补贴、优化社保体系,降低居民预防性储蓄需求;稳定楼市、股市,增加居民资产收益,间接提振消费信心
解决有效供给—以旧换新扩围,家电、汽车、家装等12大类消费品补贴范围扩大,预计带动销售额超3万亿元;手机、智能穿戴等新兴品类补贴带动比更高;大力推动服务消费,重点开放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推动“银发经济”“冰雪经济”等新场景
解决消费意愿—鼓励消费场景创新,支持郑州、洛阳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推广“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培育夜间经济、直播经济等新业态;降低物流成本、简化消费券发放流程、打击假冒伪劣,营造“安心消费”环境。
以上种种具体措施中都酝酿着实实在在的市场红利,亟待消费品牌去挖掘和满足。
然而,当下很多中国的消费品牌的领导团队和操盘手的经营思路和意识仍然停留在惯性思维和传统认知上,没有看到中国消费市场全新的发展特征和需求变化,仍然只关注“货买的如何”的浅层次维度,越是如此反而越换不来想要的结果和目标,因此只能陷入成本价格的红海而不可自拔!
消费的本质是流量,流量的关键在内容,内容的好坏取决于会不会讲一个好故事!这恰恰是当下中国品牌和企业最需要补上的能力!何谓品牌故事?这里有一个黄金三角公式:
叙事完整+情绪饱满+价值独占=好故事
叙事完整,有清晰完整的叙事感,时间、空间、人物、画面感
情绪饱满,能够引发消费者的共鸣、共情、共频、共感
价值独占,所承诺的价值具有独占性、唯一性或者稀缺性
三者缺一,就很难形成达到品牌叙事的预期效果!更不可能借助新媒体传播杠杆达到超预期的品牌关注!
中国的消费市场已经走过了四十年的高成长期,坚持到现在的中国消费品牌从某种程度上看进入了所谓的成熟期,但能不能迎来品牌和组织的“第二春”,恰恰就在于能不能说出一个全新的”春天的故事“,用这个新故事去形成新的市场共识、消费共识,进而影响你的消费者对品牌的新期待!
中国品牌,你需要一个新的春天的故事!立刻!马上!
配资炒股平台官方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