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日本人的末日快到了,但他们自己还不知道。
太平洋上,美军的飞机跟下饺子一样,他们的联合舰队,一艘接一艘地沉入海底。海上生命线被掐断,本土的轰炸警报天天拉响。怎么办?只能孤注一掷,在陆地上找出路。
于是,一场丧心病狂的豪赌开始了,这就是“豫湘桂战役”,日军内部代号“一号作战”。他们想干嘛?打通一条从中国东北直通越南的陆地走廊,把在中国腹地的美军机场全给端了。说白了,就是想开辟一条陆地上的“生命线”,绕开要命的美国海军。
不得不说,这帮鬼子初期打得是真顺。河南、湖南、广西……大片国土沦陷,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到了11月,广西全境基本失守,日军的兵锋,已经直指中国的战略大后方——贵州。
那时候的贵州,是什么概念?是抗战的后院,是陪都重庆的南大门。一旦贵州失守,重庆震动,整个中国的抗战神经都可能被彻底切断。
日军狂啊,他们觉得胜利就在眼前,甚至喊出了“打到贵阳过新年”的口号。他们兵分三路,像三把烧红的尖刀,刺向了黔南大地。原本安宁的大后方,瞬间变成了炮火连天的前线。
你猜猜,冲在最前面的,是哪支部队?日军第13师团。
耳熟吗?
七年前,南京城下的血,就是他们手上沾的。这支部队,从淞沪会战到南京大屠杀,罪行累累,是彻头彻尾的野兽。他们的指挥官,叫赤鹿理,一个双手沾满鲜血的刽子手。
那你再猜猜,奉命在黔南死守,拦住这群野兽的,又是谁?国民革命军第29军。
更耳熟了吧?七年前,卢沟桥的第一枪,就是他们打响的。
这是巧合吗?不,这不是巧合,这是跨越七年血与火的宿命对决。是民族的仇恨,在历史长河里,发出的一声震天怒吼。一群屠夫,遇上了一群勇士,地点,就在贵州独山。
独山,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它北边的深河,两岸峭壁,中间一座明代古桥,叫深河桥。这地方,简直就是天然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可战争初期,局势太乱了。无数难民从广西涌入贵州,公路上人挤人,车堵车,乱成一锅粥。日军的先头部队,就穿着中国老百姓的衣服,混在难民堆里,一步步逼近了独山县城前的最后一道关隘——黑石关。
29军91师的弟兄们,就在这里布下了防线。战斗打得极其惨烈,日军自己都承认,这是他们“入黔最激烈一役”。我们的士兵,用血肉之躯,硬生生把日军挡了一天一夜。
但最终,黑石关还是失守了。1944年12月2日,日军迂回攻入独山县城。
然后呢?然后就是地狱。
这群来自南京的屠夫,在独山复制了他们的暴行。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一座千年古城,瞬间变成了人间炼狱。大火烧了整整七天七夜,把天空都映成了血红色。县城里九成的房屋被焚毁,上万名无辜百姓和难民惨遭屠戮。尸体堆满了街道,深河的水都被染红了。
日军的下一个目标,就是渡过深河,直扑贵阳,威胁重庆。
他们站在深河南岸,看着对岸,仿佛已经看到了天皇的膏药旗插在重庆的城头。
可他们万万没想到,他们的帝国梦,他们的“大东亚圣战”,最终的终点,就是眼前这座不起眼的石桥。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声巨响,天崩地裂!
深河桥,这座见证了数百年风雨的古桥,被炸断了。
谁干的?一个叫弗兰克·格里森的美国陆军中尉,带着一支中美联合小分队。他是“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SACO)的成员,任务就是不惜一切代价破坏交通,迟滞日军进攻。他们用200磅的炸药,把这座古桥的桥拱炸得粉碎。
这一声爆炸,就像是给疯狂飙车的日本战车,猛地踩下了刹车,还顺便把它的车轴给卸了。
桥一断,天堑就真的成了天堑。
日军的坦克、大炮、卡车,全都成了废铁,傻愣愣地停在南岸。他们想架桥,可北岸的中国军队和当地的布依族、水族民兵,用机枪、土炮,甚至弓箭和石头,拼了命地往下砸。日军冲一次,被打退一次,河里飘满了他们的尸体。
那座被炸断的桥,成了一道无法逾越的死亡线。它仿佛在用沉默告诉日本人:到此为止了,你们的脚步,只能停在这里。
仅仅两天后,也就是12月4日,黔南的日军接到了一个让他们崩溃的命令:全线撤退。
为什么?因为他们的后路快被抄了。中国军队从东西两线开始反击,再不跑,这支孤军深入的部队就要被包饺子了。
于是,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几天前还气势汹汹、不可一世的侵略者,现在变成了丧家之犬,掉头就跑。来的时候有多嚣张,跑的时候就有多狼狈。
12月8日,91师收复独山县城。中国军民乘胜追击,把这帮鬼子彻底赶出了贵州。
“黔南事变”,以中国军民的胜利告终。
深河桥,这座原本寂寂无名的黔南石桥,一战成名。它成了侵华日军在中国大陆战场上,推进到的最远点。它是一个地理上的终点,更是一个战略上的转折点。
从此,日军在中国战场,再也未能发动任何一场大规模的战略进攻。八个月后,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所以才有了那句话:“北有卢沟桥,南有深河桥”。
卢沟桥,记录了一个民族苦难的开幕;深河桥,则见证了一场侵略战争的落幕。一个开始,一个终结,这一北一南两座桥,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抗战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
今天,你再去独山深河桥,还能看到什么?
断裂的老桥墩,像一位无言的老兵,静静地立在水中,身上布满了青苔和弹痕,诉说着当年的惨烈。而在它旁边,是崭新的210国道大桥,更远处,是G75兰海高速的深河大桥,如长虹卧波,飞架南北。
交通工具也变了,不再是当年难民的双脚和破旧的木炭车,而是风驰电掣的高铁和川流不息的汽车。
历史的伤疤仍在,但在这片被鲜血浸染过的土地上,早已开出了繁荣的花。那声爆炸,不仅炸断了日本人的痴心妄想,也炸响了我们民族走向复兴的序曲。
这,就是中国的桥。它能承载岁月,也能定义战争。它告诉世界,中国人民的土地,不是你想来就能来,想走就能走的。跨过那条线,你就要付出代价。
配资炒股平台官方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